2019年7月13日,浙江——印州STEM“课程平移项目”拱墅基地教师研修团在杭州市大关实验中学举行研修阶段性总结会。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方凌雁 、教研员冷莹,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黄晓,拱墅区STEM教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颜晓雅,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狄海明及80名研修教师出席活动,研修教师汇报分成两大组十小组进行。
根据研修指导团队要求,每个小组的汇报基本是从项目简介与分析、教学策略分析、经验借鉴与反思体会、疑惑建议四个方面进行。汇报模块虽然相同,但研修老师们都独具慧眼,求新求异、努力思考、积极参与,使得每个小组具体汇报内容各有长处,从不同角度展示STEM课程的小组合作结果。
中学组研修团队首先进行汇报。按照科学(S)、技术(T)、工程(E)、艺术(A)、数学(M)小组的顺序,一一展示研修成果。科学组以《不忘初心 静待花开》讲述教育“慢”艺术的表现形式及教学意义,强调要学习美国老师给予学生反思的机会;技术组则“从技术说开去”,得出了“找机会团建”“做一个有趣、有激情的老师”“努力尝试融入学科知识的玩中学”“多一些不功利的试错精神”“积极运用形成性评价”五大研修体会;工程组通过四个案例的展示,总结出“学会使用工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结论,契合工程课的学习过程并提炼出对工程课进行改进的两大思考;艺术组探索今年STEM课程的显性主线与隐性主线,指出学科融合性、情境性和团队协作性的具体体现,提出“如何有效搭建小组确保活动有序开展”“活动失败的小组,教师该如何改进”的疑虑;数学组总结出“差异性教学”“小步骤教学”“形成性评价”三大教学策略,体会到课程的设计要围绕“核心”选择内容、课程任务要围绕“核心任务”取舍、评价能促进项目的开展和改进。中学组五大课程小组的研修报告精彩纷呈,既有高度也有广度,老师们的体会非常真实,也非常用心,赢得现场专家和领导们的一致好评。
接着,小学研修组也按照课程顺序展示他们的研修成果。科学组以《让今天的学习遇见未来》为主题,从思维方式的改变和项目框架的改变两大方向阐述研修心得;技术组从基于真实问题的策略、基于项目系统思维策略、产品导向策略总结STEM课堂的三大教学策略;工程组非常具有研究意识,观摩过程中设计了“任务设计与实施”“学生投入度”“教师指导”“每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表格,提炼出“三明治式”评价、“吹蜡烛式”疏导、“爬楼梯式”追问、“潜望镜式”评测教学策略;艺术组则提出应“在行进中思考”,通过模拟现实世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数学组对美方课堂展示出的情景教学和延迟评价策略非常赞同,期待以同理心作为STEM课堂平移的支架。小学组的分享亮点频出,体现了老师们认真研修的精神和深度思考的成果。
十组阶段性研修成果展示结束,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黄晓教授进行言简意赅的点评,从课堂教学研究的方法上进行指导。她提到研修汇报数次涉及的“试错”教学过程,认为只有允许失败,学生才能最终走向成功;但研修老师们也需要弄清楚到底什么是教学策略,要深刻认识到它与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观摩课堂的时候要思考研究对象是什么、走班的形式对学习效果有何影响;另外,要找准、找小课堂的研究点,研究的理解要基于证据、基于数据。黄教授的点评和指导给老师们带来研究型学习的思考,为研修老师下一阶段的课堂观摩提供有效路径。
作为浙江——印州STEM “课程平移项目”拱墅基地活动开展学校,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派出了由副校长、信息技术老师张星昌带队的“大关研修团”,组员由信息技术老师刘丹、科学老师赵晨、数学老师胡宇乔组成。一个星期以来,他们观摩课堂、参加教研工作坊、写反思、作汇报,认真的忙碌着、学习着,收获颇丰,体会颇深。他们学到什么?怎么学的?为集团的STEM特色课程获取了哪些有效资源?对STEM课程“大关化”路径有何方法?新的教育理念将如何在大关学子身上实施?这些都很值得探究且反馈,“大关研修团”将秉承集团务实的做事风格,一一解答,以求致远。杭州市大关中学教育集团将作专题式报道,欢迎关注!
2019浙江——印州STEM“课程平移项目”(拱墅基地)的阶段性研修总结会在拱墅区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狄海明的主持下结束。狄副院长提到“输入是一种学习,输出也是一种学习”,鼓励研修老师们再接再厉,学有所获,为STEM课程的本土化打好基础。
文字:张菲菲
摄影:张菲菲
编辑:陈书悦
审核:章继钢、张永莲